top of page
台灣
搜尋


黃玠《一切平常》專輯+專場
在歌曲創作的領域似乎有心照不宣的分工默契,有人的作品負責革命突破,有人負責書寫時代,有人負責感性內在,有人負責懷舊、流行等等。因為如此,創作宇宙就會豐富精彩,發展的面相不會只有一款。 就在醞釀專輯聽後感時,腦海先浮出一道自問自答:「創作者的核心能力,哪一個是最無法被取代...
2024年9月17日


別所誠洋與好朋友 Bie Suo & Friends《歌曲走私者 Song Smuggler》
關於音樂,雖然現在已經模糊了「獨立」與「流行」的邊界,但所謂「大眾」與「小眾」依舊存在,因為跟受眾/市場有關。而這張《歌曲走私者 Song Smuggler》即是小眾之作,我偏差的想,或許也跟主奏樂器—愛奴琴有關。 愛奴琴(TONKORI,トンコリ)來自日本北海道原住民...
2024年8月30日


隱分子首張專輯《ㄆ》
看似調皮無厘頭,細聽做作品後,才發現是一張溫暖的中二大人味專輯。 隱分子先前的作品,歌詞大多傳達黑色幽默與鬼影幢幢的記事,曲風多元,搭配上以古典樂氣味濃厚的編曲音色,和電吉他、貝斯與爵士鼓組織成一支很有個性的樂團,在目前的音樂圈裡,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
2023年6月6日


我的嘉明湖之行
**當宇宙接收了你的願望** 去年七月初在身體狀況不好下,和登山社去了一趟新竹縣尖石鄉的司馬庫斯神木群步道健行。這趟路往返約10公里,平均約需要5小時走完,我和友人竟然只用約3小時半完成,出乎意料,給我一點信心。 惦記著心中嚮往的高山美景,總想著:爬山是件難事。聽說社團有目...
2023年4月1日


完售之前-搖滾一刻
日前參加募資,購得這本以描述台中音樂場景變化的書籍。 以首次出版的單位來說,算是表現非常優異且夠水準的。整本輕鬆好讀,編輯用心誠懇,內容層次清楚,閱讀時間約2小時內即可完食,文字筆調流暢不尷尬;視覺佈局調度上,為了展現「搖滾」態度,每個篇幅單元都十足十地端上滿滿的視覺刺...
2023年3月12日


周自從《自從彼時陣》
某天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發文推薦,便開始注意這張專輯,然後想也沒想的就買了專場的票,接著進到The Wall開唱後,才聽見這專輯的任何一個音符。 專場當天,我是個純潔小白,在全然陌生狀態下品嚐演出。氣氛很好,音樂也有趣,豪華的共演嘉賓陣容令人印象深刻。不只如此,讓我用力睜開綠豆...
2023年1月20日


康康康樂隊《康樂・鼓掌》
華語歌壇資深唱將—康康(康晉榮),以Live結合綜藝節目的既是感,完成首張全台語創作專輯《康樂・鼓掌》,也是他首次以樂團形式錄製的作品。聽完之後升起的想法是:厲害、穩定、順暢、娛樂感十足。 這專輯有特別呢?嗯,就我門外漢之不負責任觀察,現今專輯錄製的方式,大部分是歌手與樂手...
2022年6月6日


百合花專場 @華山Legacy_千人展
記得2019年的台灣流行音樂圈,四處飄散著有點鬆、有點復古又有點電的聲音,「Chill」堪稱當年度的音樂關鍵詞。但當年就有一支年輕樂團,在「台語風浪潮」尚未全面起飛前起,唱著看似戲謔實為有著嚴謹語意的台語創作搖滾歌曲,還在樂曲裡百無禁忌地加入北管樂器聲音,讓傳統有了新鮮並不...
2022年2月18日


陳姓退休井圓首場個人較大型演唱會
我想等我老了之後,一定會對這場演唱會印象深刻!記得演唱會票開賣時,恰好在機車旅行的深坑山區午餐,待搶到票後就在途中小七取票,一切都配合得很棒。 升降旗的橋段太可愛了! 陳建年的音樂作品,總是充滿了自然、情感豐沛的土地情懷,呈現誠懇樸實的音樂魅力。這樣的特質或許是因為他是位警...
2022年2月13日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趁著年假來看了。 整場展覽裡展品豐富精彩。其中讓我意外的,當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時,學生就學資料是以「米食重量」做為家中資產衡量依據,也能反映正當時台灣社會依舊是務農為主吧。 被當做宣傳重點的《甘露水》,被擺放在充滿綠蔭與光線充足的地方,再加上作品自身散發出來的氣場,更顯高貴與...
2022年1月31日


薛詒丹《太安靜 Too Quiet》
有女神美譽的薛詒丹,擁有多年A Cappella以及演唱會和音經驗,在2019年10月25日推出個人首張EP《太安靜 Too Quiet》。自購入到現在,終於能敲打鍵盤寫些對這作品的感受。 關於視覺設計 我喜歡她選擇插畫作為專輯封面,企圖心明顯的希望聽眾把焦點放在音樂的意念...
2021年10月7日


Swingjack
時代久遠,金魚腦記不到那麼多,倒是手上的CD幫我留下回憶。 2004年冬日午後來到書店補給,在台南長榮誠品外頭的一樓前庭,看見有人架著麥克風與拿點輕樂器演唱,便好奇地入座欣賞。應該是當時很喜歡現場的演唱,才一口氣買了5張並給歌手簽名。現在想想,當時還是一枚窮學生,是怎麼擠出...
2021年9月5日


比二 (黃建為)床邊的麥克風第六集《時間 timeless》
錯過好幾次,昨天終於在現場了。 很少聽到小型現場還有設計intro 音樂,在入口處待驗票的我,頓時感受到認真的氛圍。 黃建為,華語流行音樂詞曲創作人,也是歌手的他,與一群大型演唱會與錄音室錄音雙棲的優秀樂手,進行「床邊的麥克風」系列的小型現場表演。...
2021年1月27日


陳建騏《一人之海》音樂會
原本的時間因為工作而無法參與,因為武漢肺炎延期之後反而有時間了,還很幸運地買到很不錯的位置,雖然不是海景第一排,卻可以完整地看清楚舞台調度與聲音,是個剛剛好的距離。 聚光燈亮起,騏騏從側門走上舞台中央,再緩緩步上管風琴台,台下的我被這畫面給帥呆了。管風琴的聲音充滿魔力,音一...
2020年10月26日


趁記憶尚未消失之前
趁記憶尚未消失之前,寫些什麼把今晚記下吧。 心裡兜記著認識陳珊妮的第一首歌〈來不及〉。〈美麗的女生〉陪了我走過好長好長名為「學習喜歡自己」的路。聽著她的歌也都十幾年過去了,只是彷彿都只是昨天而已。 與吉他手Eric徐研培兩人編制的簡配演奏,返璞歸真地唱著自出道以來至2013...
2020年9月5日


《給喬的讚歌 Ode For Joe》巡迴演出最終場@台北享巷
自認是「爵士副食品班」聽眾(對,是寶寶在吃的那種),追隨著薩克斯風樂手的腳步,來到了《給喬的讚歌 Ode For Joe》巡迴最終場,進行學習與長大。 還好有Google導航,讓路痴在嚴酷夏日裡,得以悠閒且自帶微風地,輕鬆來到演奏會地點。新地點的探險,期待的心情像電梯門聲的...
2020年8月8日


採訪陳建騏
好久沒有在假日出班,採訪當日下著大雨。 從來沒有想過有機會採訪到陳建騏老師,在正式採訪前先與攝影師在現場勘景後,趁著空檔和他閒聊。 我:「老師,我在很久之前有看過你還是樂手的現場喔。」 騏:「喔?是綺貞嗎?還是娃娃?」 我:「是在屋頂音樂節。」...
2020年7月1日


鍾玉鳳《擺 Pendulum》
身為中國文化經典樂器之一的琵琶,距今應該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唐代白居易名作《琵琶行》連結,特別是那「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名句深植民心,甚至還有古典美人的遐想。 這樣有著強大文化背景的琵琶,長期被框在國樂範疇。然2018年金音獎「最佳樂手」得獎名單裡,出現了令我感...
2020年5月11日


Go Go Machine Orchestra 《Time》
時光倒轉,回到2019年11月14日的夜晚,一下班就直奔新興音樂展演地Nuzone,那是位於市民大道旁,只有單部電梯進出的大樓空間。這領域長期被建設公司圈養,被規劃成高級精品等級的商辦住家合一空間,前身還是個美術館。 2019年第十屆金音獎規劃出了一系列名為「Asia...
2020年4月6日


謝明諺/音速死馬 《非/密閉空間》
眼見市場一片電氣四竄,大多是有人聲的流行音樂,心想演奏樂呢?不久,當跨界玩很大的爵士樂手謝明諺發了篇貼文,順著連結來到StreetVoice聽了片段,頓時內心一驚並發出呼喊:「就是它!」,有一股終於等到的感覺。 專輯《非/密閉空間》是謝明諺與好友音速死馬合作的音樂作品。對謝...
2020年4月2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