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
搜尋


葉賀璞《響味/味響》
以「如何像你一樣成功」帶有自嘲性的幽默問句,成功塑造個人形象之餘,順利演化為經典名言的爵士吉他手—葉賀璞,顛覆了我對爵士樂手飄盪在雲端的浪漫酷帥想像,就像原本以為是要飲用一杯葡萄酒,入口之後才知道蔓越莓汁的衝突感,充滿反差萌的趣味。 ...
2月12日


Micheal Wang/Quartet《My influences》
樂手出版自己的創作專輯的好處之一,就是自找麻煩地精煉屬於自我的聲音與風格,也是地獄即天堂,跟「彎的過你就是拓海,彎不過你就填海」意思接近但沒有那麼嚴重,焦點著重於自我精進和留下專屬刻印。 入手的第一張長號為主的演奏樂專輯,專輯出版公司的命名隱藏了可愛的小趣味,「娛興喂」...
2月6日


拍謝少年《噪音公寓》
慢吞吞地寫著聽後感,寫著寫著過了三個禮拜,竟也拖過金音獎頒獎典禮。恭喜他們獲頒「最佳搖滾專輯獎」。 拍謝少年2021年推出 《歹勢好勢》專輯 ,建造了強勢大團的底氣,作品內在更加趨近完整成熟。2023年推動《噪音公寓》專輯發行募資,風風火火,成績斐然,創下募集600萬的...
2024年11月12日


黃玠《一切平常》專輯+專場
在歌曲創作的領域似乎有心照不宣的分工默契,有人的作品負責革命突破,有人負責書寫時代,有人負責感性內在,有人負責懷舊、流行等等。因為如此,創作宇宙就會豐富精彩,發展的面相不會只有一款。 就在醞釀專輯聽後感時,腦海先浮出一道自問自答:「創作者的核心能力,哪一個是最無法被取代...
2024年9月17日


Plutato《Pluto Potato》
由Will’z、鄭嘉富Chia Fu與廖莊廷Justin組成的Plutato,各是遊走流行音樂、劇場、爵士樂展演、獨立樂團等領域的音樂好手,注入冒險精神的自由意志, 透過旋律節拍與電子顆粒,描繪出眼中的宇宙樣貌,形成《Pluto Potato》專輯。 ...
2024年8月26日


潘子爵《沒問題少女》
專輯精神是透過旋律譜寫一段段關於進入「成熟大人世界」的滋味,無論是情感、內在自我的豪華升級。 將專輯轉化成一本日式風格的少女漫畫,特過視覺設計展現了回歸青春期的浪漫情懷,並化身為漫畫主角留下吸睛的分格畫面,反映她對這張專輯投入的心意—保有活力的美好。這讓我想起日前Ruby接...
2024年6月19日


克里夫《好日子 hó-ji̍t》
首張創作專輯對我來說有種獨特的魅力,那往往是創作人最真實樸素的初心展現,紀錄原始的情緒與內在,極為珍貴。接觸克里夫的作品,是因為工作採訪(註一)有機會突破聽音樂的舒適圈,進而欣賞他的作品。 “從科技業工程師跨域轉職為音樂創作的吟唱歌者,透過經歷與同理將感觸交織成歌。2022...
2024年6月19日


《Our Waning Love》謝明諺 Feat. Dairo Suga, Tokutaro Hosoi, Shu Akimoto
一切都是從不討好的音符開始,不驚不怖、隨心所想地傾訴。一連串樂句悄悄地吸附了情緒,流瀉。 想起哪段旅行,那一段有你的旅行。都快忘記有你在身邊的感覺,自從我們的對話送出Bye Bye抵達終點,絕望的告別。煙霧迷漫地記憶,黏著惆悵與思念,因為你一直忘記帶我去看海,所以每次想...
2024年6月7日


AZ李孝祖《美式教育PAMERICAH》
源自美國的嘻哈音樂,其文化脈絡因美國國土寬廣,流派尚分東岸與西岸,相較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軌跡也因為地形與種族文化的不同,透過中央山脈的劃分,隱諱地譜出東西部的不同風情。近年來台灣東部興起一波音樂文化復興的場景,海涵多款音樂風格,嘻哈音樂就列為其中。身上留有花蓮馬太鞍部落血液...
2024年4月16日


同根生《邊緣轉生術》Holy Gazai
頭一次盲聽完一張專輯,嘴角湧出抵不住的笑意之餘,內心還冒出一句台語:「真正有夠孽潲(gia̍t-siâu)」,記得上次聽到那麼調皮有趣的作品是糯米糰《跆拳道》專輯惹。 專輯裝幀設計超壞,居然還安裝一面照妖鏡!(笑歪) 宜蘭出身,以傳統器樂為主、西洋樂器為輔,雙拼組成的同根生...
2024年3月27日


陳珊妮《調教》
陳珊妮的專輯聽後感向來都不好寫,因為她的作品裡總是藏有太多獨立思考的線索與觀點,需要逐一拆解反覆推測後,或許才有機會拼湊出些脈絡來遠觀看待。對美學擁有獨特見解的品味,不單只是音樂還透過平面或動態影像等視覺媒介以及歌詞等文字,全方面串聯展延伸詮釋議題,展現獨一無二的價值觀,架...
2023年12月14日


Fade to Blue 藍。掉
自2021年購入以來反覆聽了一陣子後,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寫聽後心得,因為還有很多懵懂未知的感受,終於到現在要正面對決了。 這是一張精彩的中西器樂對尬的專輯。2015年的現場實錄,演出者David Chen和鍾玉鳳各自帶著擅長的樂器—木吉他與琵琶,激發出濃厚中西方樂聲碰撞,強悍...
2023年11月9日


想你到月球
《想你到月球FLY ME TO THE MOON & BACK》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在2022年11月中旬至2023年2月底舉辦的流行音樂特展,展覽主軸即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傳奇才子—張雨生,而這張專輯即是特展衍生的作品。 ...
2023年10月19日


溫柔相伴困頓的日常—《目麻》
上次聆聽瑋傑(裝熟稱呼法)是2020年《夜色》專輯,回想當時聽歌的理解,感受到他想替從事基層辛苦勞動的本土外籍勞工發聲而瀰漫著躁動與熱切的能量,描述著他們投入工作的身心狀態;另一面理性的「木耳」計較著整體錄製處理表現,訝異著沒有第一張專輯的青澀,細細欣賞這成果背後的琢磨。...
2023年10月17日


非 / 密閉空間《後設時空共構》
在親近音樂路上,透過追蹤喜歡的樂手偷學之其品味、觀念與知識等,接觸到許多跳脫狩獵範圍的新鮮聲響,擴大聆聽經驗,為此感到樂此不疲。謝明諺與音速死馬,即是我學習的對象之一。 被譽為「超活躍、跨界跨很大的爵士樂手」謝明諺,活動力與出版作品速度質量都十分驚人,無論是華語流行音樂錄音...
2023年9月7日

Vast & Hazy《文明》
Vast & Hazy 《文明》 人類的誕生有多種神話詮釋,但無庸置疑的,文字是人類文明的大躍進。 拿到實體專輯時像是解讀機密檔案,翻閱時被圖騰化的文字吸引,腦海浮現科幻電影情節:因探索浩瀚的宇宙,太空船迫降在無名星球,太空人從殘破的太空艙掙脫,踩著鐵紅色塵土礫石越過漫長,...
2023年9月1日

Miao Miao Flow《我大盧思蒨》
有「樂器之后」美譽的小提琴常見於古典樂與優雅細膩的弦樂旋律裡,外界對她有濃厚的既定想像。小提琴只能侷限在古典樂嗎? 小提琴身為一款樂器,就是一種聲音發聲器,該如何跳脫刻板印象? 想起一位小提琴演奏家—陳美。沒有網路的年代,還是學齡前的我,對音樂只知道聆聽與接受,電視機前看著...
2023年8月22日


周自從《自從彼時陣》
某天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發文推薦,便開始注意這張專輯,然後想也沒想的就買了專場的票,接著進到The Wall開唱後,才聽見這專輯的任何一個音符。 專場當天,我是個純潔小白,在全然陌生狀態下品嚐演出。氣氛很好,音樂也有趣,豪華的共演嘉賓陣容令人印象深刻。不只如此,讓我用力睜開綠豆...
2023年1月20日


三牲獻藝《八仙》
這是一張有趣的專輯,以中國民間傳說「八仙」為標題,在音樂內容安排具新鮮感的嘗試。 時常出現在廟宇建築雕飾的八仙,是由一群凡人經過俗世歷練渡化成仙。他們分別是:呂洞賓、李鐵拐、鍾離權(漢鍾離)、藍采和、曹國舅、韓湘子、何仙姑、張果老。祂們各自擁有成仙的神奇色彩,也代表民間...
2022年10月7日


庄跤人(裝咖人)《夜官巡場》
《夜官巡場》是張具有地方風土的台文故事專輯。民謠搖滾融合北管曲調,立足真實的生命經驗為基礎,構築出人鬼神相處模糊的世界,以鐵漢柔情之姿分享故鄉風景。 嗩吶齊發的開場,超過癮!很難相信這是首張專輯,內容聲音等各方面都超乎想像的穩重。最為欣賞編曲與歌詞,每聽一次,就像是閱讀過一...
2022年9月13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