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克里夫《好日子 hó-ji̍t》首張創作專輯對我來說有種獨特的魅力,那往往是創作人最真實樸素的初心展現,紀錄原始的情緒與內在,極為珍貴。接觸克里夫的作品,是因為工作採訪(註一)有機會突破聽音樂的舒適圈,進而欣賞他的作品。 “從科技業工程師跨域轉職為音樂創作的吟唱歌者,透過經歷與同理將感觸交織成歌。2022...
2022年3月28日陳穎達《離峰時刻》Off Peak Hours這專輯自購入手之後,成為那陣子加班最愛的背景音樂。每次聆聽時,總是將自己一切為二,一面跟著音樂馳騁神遊,另一面則是專注對付手上的工作。 夜幕低垂,過了晚上六點半的商業大樓,亮著燈的辦公室,每個空間都滿載了戰鬥的靈魂。當音響傳來宛如是發動引擎的模擬聲,那是三下為一組的吉他刷弦...
2020年7月1日採訪陳建騏好久沒有在假日出班,採訪當日下著大雨。 從來沒有想過有機會採訪到陳建騏老師,在正式採訪前先與攝影師在現場勘景後,趁著空檔和他閒聊。 我:「老師,我在很久之前有看過你還是樂手的現場喔。」 騏:「喔?是綺貞嗎?還是娃娃?」 我:「是在屋頂音樂節。」...
2020年3月1日採訪柯師傅今年過年前的趕稿期大忙,因應過年特別早而整個作業都提早。採訪的前一日還加班到凌晨,但為了這採訪,讓神經很大條的我皮繃得比以往更緊,一改暗光鳥的習性早早入眠,深怕出錯失禮。 當日陰天毛毛雨,是我討厭的典型台北冬季冷雨天。比約定時間提早抵達些時間,快快嗑掉三明治與熱咖啡,一切整...
2019年7月1日原來,我們的採訪作業做得很細採訪當日巧遇萬安演習,天空還突降大雨!一下子台大校園裡就多了許多小水池,攝影師卡在車上。看著大雨,心裡默默想著:「這雨這氣氛,跟本期主題又有呼應了。」那是一種迷濛之中的探索,又像在等待著放晴的奇蹟,這樣的生命巧合自今年起開始,不禁覺得有趣。...
2019年6月1日採訪楊世豪後記或許跟大家一樣,會接觸到楊世豪是因為亞洲達人秀。他與大環的優雅雙舞讓螢幕前的我看呆了,Replay好幾次。即使已經隔了螢幕,依舊都能感受到表演時所散發的純淨與溫和之美。按下了分享,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這位大男孩站在世界性舞台上為自己發光,為台灣發聲。...
2019年5月2日青春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有人無私無邪的懂你、心疼你、支持你。 這些日子的風雨闖蕩,生命累積的故事與各種情緒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形容再貼切不過。但這世界再怎麼不可愛邪惡混濁,還是會遇到認真追夢有才的靈魂,願意燃燒自己,留下最不可思議的綻放。暫且將之稱為青春吧,因...
2019年4月1日四月刊製作後記*未演先淚崩 四月號製作時,因為看了內容大綱淚崩嚇到同事。 《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是知名作家張曼娟的作品,一看到這書名,立馬起雞皮疙瘩。 透過宋如慧所著《 見字如晤 》,認識秦嘉與徐淑這對佳偶的書信往來片段,惹了我眼淚奪眶,直呼:媽呀!好感人呀!...
2019年3月1日三月採訪後記因為採訪才第一次踏上彰化市,真是感到汗顏。很妙的是,彰化這城很容易在旅遊清單上忽略過,眼睛轉了一圈,也不知道為什麼(笑) 和主編討論著三月內容時,其實很擔心會與上月內容重疊,畢竟一個城鎮生根存在或文化孕育,都得依賴吃與交通。吃跟市場的關係息息相關,而文化散佈跟交通(巷弄)相...
2019年1月1日AI 人工智慧—側寫郭柳宗與專訪人物談話接觸之下,往往所接收到的感受都會反映在畫面上。這次當然也不意外,而且是保有一股敬佩與不捨。 踏入辦公室,映入眼簾的不是既定印象中的豪華氣派,而是一種樸實不浮誇的堅定。整個辦公室也沒有多餘的裝飾品,一切一切都是有必須的存在。...
2018年4月27日音樂記事—以詩入歌因為編輯四月份雜誌之故,接觸了六神磊磊著作《翻牆讀唐詩》,看不到一頁就決定收編入庫。他那用淺白幽默加上類戲劇的旁白方式,輕鬆解析了唐詩與其詩人的歷史背景,讓唐詩的解讀不再只是枯燥無聊的艱深字意,且更深入瞭解其意涵與當時的史蹟,很精彩、輕鬆入口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