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大人樣的鴨血
小時候寄住在阿里山半腰的奶奶家,那時網路還沒出現,看電視靠天線接收訊號。整天面對青山藍天白雲,山林的涼風、爬樹摘龍眼、鑽進竹林撒野,以及小池塘抓蝌蚪玩水是日常。那時最常追著雞鴨跑,還要拿著細韌的竹條去逗,惹得牠們拉長喉嚨驚慌呱叫亂竄才開心。當奶奶聽到雞鴨的鼓譟時,就會急忙走出來喊著:「你是沒有東西可以玩了嗎?」
長大後才知道,雞鴨養大後是變食物,怎麼可以玩食物呢?
太陽下山時要把牠們趕進禽舍,避免深夜出沒的野貓野狗偷咬。奶奶啁起嘴發出帶有節奏感的單音聲響邊拿著棍子趕著,雞鴨或飛或跳或走有秩序地入舍,黑幕垂臨時牠們就自動切換成休眠模式,感覺比我還聽話。
某日午後,小孩被集中在三合院右廂側房客廳,大人囑咐著不能出來。只聽到雞鴨比平常更慌張的叫著並穿插著大人們交談聲,約莫一陣子後雞鴨安靜了,我們被喚著出來幫忙,灶上放著兩大碗雞鴨貢獻的血湯已混著白米。咦?不是只有吸血鬼和蚊子才吃血嗎?人也要?奶奶說「吃那個營養,可以吃,不要浪費。」
晚上餐桌出現的雞湯,有奶奶種的薑、雞肉與米血糕。熱騰騰誘人的麻油香勾引著飢腸轆轆的胃,湯淋飯後我忍不住地大口大口吃著,用清空表示美味。
進入社會工作後聚餐吃火鍋,才驚覺還有不加米的「鴨血」,口感跟米血糕完全不同!滷煮後鴨血吸飽湯汁、吃起來入味滑嫩順口,還有辣椒八角等香料刺激挑逗著味蕾,讓我又愛又恨地擦拭著鼻水吃著,痛快過癮,一試成主顧!往後想吃點鴨血解饞時,不一定要火鍋,夜市或街道總有撒著蔥花酸菜、並搭配著臭豆腐成局的麻辣湯鴨血,又臭又香,吃起來別於火鍋,多了點酸脆爽朗的滋味。
天氣悄悄轉涼了,覓食方向從夏季清爽不燥的轉變成喝些湯料能溫暖脾胃的。招牌寫著斗大的「麻辣鴨血」字樣,像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前往。澎湃量多味美,大快朵頤一番,心滿意足地安頓飢餓疲乏的身心靈,滿是幸福感。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思念的虱目魚
「吃飯了!」爸爸在廚房喊著。哇~好香,是煎虱目魚!只要餐桌上有牠,幾乎都是我一人清空。
虱目魚是台灣常見的海鮮食材,以臺南、嘉義為養殖大宗。價格便宜、產量穩定、口感扎實、好吃又帶獨特香氣而廣受歡迎,唯一缺點就是刺太多,小小的身體裡就藏有超過200根刺!所幸近年來,出現了經過人工細挑或機器切除的「無刺」虱目魚,使人能安心不怕細刺傷喉地一嚐美味。
從朋友那裡聽來的都市傳說:「上餐館會點虱目魚的,大部分都是南部人。」好像是真的,特別是台南人把「吃虱目魚」這件事發揮到淋漓盡致。無論是台南媽媽必備的滷魚頭、乾煎魚肚、水煮魚湯、魚丸或魚羹塊抑或魚骨熬高湯,甚至將魚鱗變成滑溜軟彈的魚凍,都展現了台南人對虱目魚料理手法的精彩。
魚兒游呀游,從自家廚房游到街頭小吃化為台南經典美食。早上用一碗虱目魚粥喚醒全身細胞,鮮美滋味使人念念不忘。焦黃香脆的油煎虱目魚肚是我的最愛!飽滿綿嫩的魚肚、煎至呈焦糖色並透著油亮的魚皮,和薑絲一起入口反覆咀嚼。薑絲的溫潤清香、魚脂的滑嫩與魚皮的脆香厚實混合一起,每每都讓我閉上眼睛感謝這美味。還有老饕限定的乾煎魚腸,鹹香之外還帶苦甘回韻。
自從在台北工作後,街上很少遇到賣虱目魚的店家,連菜單上也少見。某日發現住家外頭,步行不到5分鐘的地方有長長排隊人龍,走近一看,招牌上竟寫著「台南無刺虱目魚」。喝了一口湯,想念得到慰藉。再點一道魚腸,上桌的不是台南式乾煎,是撒上薑絲醬油滷煮的。過些日子又發現一家有賣油煎魚肚,看到上桌的油亮焦香模樣,先在心裡打勾勾。再看擺盤,別於南部的薑絲與豆瓣醬,是檸檬片與薑絲蔥花陪襯。淋上檸檬汁的魚肚多了些柑橘清香,吃起來較為爽口。
一隻魚,南北的料理手法不大相同,當然只要食材新鮮、處理得宜,美味依舊,只是離抵達思念的味道還是差了點。

樸實有味的白湯豬腳
尚未在台北生活前,嚐過的豬腳大多都是褐紅油亮、香氣四溢的醬油豬腳。飽含大豆甘醇的醬油、白煮蛋、添味平衡的蔥薑或八角香料等一起下鍋悶滷時,空氣就會泛著鹹香誘人的氣味。稍煮個麵線、擺上滷好的豬腳與滷蛋,再淋上匯集了食材精華的滷汁,就是一碗令人食指大動的豬腳麵線,也是充滿祝福、象徵去霉氣以祈願好運降臨的經典家常菜。
跨過濁水溪,來到被淡水河溫柔環抱的台北盆地,豬腳的烹煮因地改變了面貌。那日被帶到大稻埕慈聖宮,領路人打包票地說:「你一定會喜歡,湯還可以免費續。」廟前有數棵高聳粗壯的老榕樹,大大的樹蔭下有幾桌正在享用美食的人,風一吹,樹葉會隨性地落在餐桌上。再往前有排各懷特色的小吃,悠久地在此停駐。店家鍋灶熱騰騰地滾煮著,攤位前擺著一兩張長板凳,熟客逕自跨入坐定點餐,老闆應聲後熟練出菜。樸實、保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暖的,宛如舊時人民生活樣貌在眼前重返,原來台北還有這一面。
據說這裡的口味特別適合南部人,傳聞早期台灣經濟起飛時,拎著一卡皮箱北上打拼的南部人大多落腳於此,久而久之發展出雖形貌已改,卻能安撫離鄉背井心情的平實滋味。
沒有鮮豔外衣的白湯豬腳,撒有黃薑絲的濃郁白濁湯底,彈性十足的帶皮肉塊,加點米酒後就上桌,賣相清清淡淡的簡單,喝了一口湯直呼:「好喝,很不簡單!」。薑絲因熱湯激發出清香,新鮮豬肉慢火煨煮的肉湯,有著豬皮受熱溫吐的膠質而醇濃,一同在口中集合後化為美味入肚。夾了厚實的肉塊沾點蒜蓉醬油,畫龍點睛地把滋味提上一層,使嘴角露出滿意的微笑。再吃碗鹹淡有味蒜汁乾麵線,完美搭配、飽足過癮。
合胃口的食物,吃過一次後即是永恆。後來因離住家近,想到就來,特別喜歡在初秋春末到訪。喝上一碗,全身都暖活起來,覺得身心靈都受到滋潤呵護。
用味蕾來封存一個城市的印象,總能把那時的空氣溫度、人事時地物一起留在生命裡。倘若哪天飄到別處定居而離開台北,這白湯豬腳大概就是讓我想起台北的那一味。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讓當歸鴨陪我過冬
時序走過了立冬,人們紛紛添上禦寒衣物。天冷,啟動了埋於細胞內的過冬求生機制,嘴饞想吃點什麼的念頭比平時更多,特別是藥膳食補總能揪著人的想念,夏日幾乎不碰的當歸鴨麵線,在此時變成熱門。
當歸這味藥個性隨和,常與其他食材攜手化為佳餚,「當歸鴨麵線」這組合最容易在街上現蹤。雖以當歸為主名,事實上那湯底可不只這一味,各家都有獨門美味配方,只有親自品嚐才懂箇中之竅。
一踏入門就被藥膳香給吸引,不知不覺地肚子咕嚕起來。先喝口湯,藥效在湯裡完全釋放,滑入肚後整個身子都暖呼呼,臉頰漾出粉色。據說當歸活血補氣,最適合女性。湯碗裡的鴨肉擺盤都像是在交代著店家個性,有豪爽的大塊、細膩的工整切片,或是規矩地切成小塊。沾上醬、咬一口肉,中藥香氣、鴨肉久煮後激發的甘甜以及鴨皮油酯混合著,領會了當歸遇上鴨肉的美味。等等,還有麵線呢。冬粉吸飽湯之後更顯對味,麵線是最經典的搭配,追求口感偏脆硬的米粉最搭。倘若這樣還不能解決身體的餓,再點上一碗滷肉飯或筒仔米糕與其他小菜,超澎湃。
遇到生命難解無奈之事,「人生(蔘),就是比當歸還大條」這玩笑話就自然地從嘴邊吐出。常言道「吃苦當吃補」,年輕氣盛不經世事時,總覺得那話是哄人要逆來順受,甚至還不愛不願吃相關的藥膳食補。當生命度過歷練,經驗如同養分滋潤著你我面對生活的動力時,才逐漸能體會那話最根本意思,走進餐館點著藥膳來吃也變得輕鬆平常。
身在迷局中找不出頭緒時,吃碗街角就有的當歸鴨,享受當下的美味暫時空白,讓自己舒緩喘氣,身強體健的,才有辦法繼續和生活搏鬥,不是嗎?只是,吃了這些年了,還是無法分辨當歸跟人蔘的外觀差別。沒關係,那些交給專業的,我用實際行動,以吃來支持這些經典味道繼續飄香,才重要吧!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靠海吃海的魚雜
火車晃呀晃,耳邊響起宜蘭童謠《丟丟銅仔》,窗外映過一片片稻田,海上漂的龜山島清晰可見。一踏出車廂,宜蘭的悠閒氛圍立即染身,不禁令人緩下腳步,調整成屬於這裡的地方節奏。
蘇澳擁有悠長的發跡歷史,大航海時期西班牙人遠渡重洋登上台灣為它留下名字。它那全球唯二的碳酸冷泉,寫著一段日治時期無心插柳的故事。依靠中央山脈與太平洋相連,因天然地形優勢擁有蘇澳、南方澳兩大漁港,是台灣散裝貨輪、海軍與近海、遠洋漁業的彈丸之地。
「靠海就吃海鮮」的鐵則,暢快大吃海鮮痛風餐似乎才稱得上到此一遊。在蘇澳不止於此,還能一嚐地方特有佳餚——魚雜。
魚雜的誕生是地方智慧的化腐朽為神奇,也是惜愛食物的落實。魚雜泛指魚肉之外能食用的部位。據說漁販會把魚鱗、內臟等清理乾淨後才把魚賣出。被視為棄物的魚雜,在經過清洗、川燙與糖燻染色後,立即華麗變身為珍饈。魚雜又因季節而變,揀用當季漁貨製作,算是另類時令美食。據說蘇花公路尚未開通之前,蘇澳是花東往返台北的重要中繼點,魚雜也因此成了過路客溫飽的餐點,游進旅人的記憶。
睜大眼睛興奮地看著玻璃櫥窗內的魚雜,閃閃發亮的黃澄澄外皮吸引著我目不轉睛還不自覺地露出微笑,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砧板上噠噠的刀聲催促著:趕快點。問題來了,魚內臟部位那麼多,要怎麼選擇呀?
「那你點綜合的好了。」老闆親切中肯的建議。
只見他飛快地抓起看不懂的魚部位,熟練地量重切片裝盤,擺上薑絲擠了美乃滋,再附上獨門醬料。回到飯店後連忙趕緊打開享用,先是夾了塊魚卵,清雅煙燻味入鼻,細嚼後海味的新鮮與糖燻後的甜味湧出,質感軟硬適中、不乾不柴。再夾一塊接近半透明的曼波魚皮,沾上美乃滋與獨門醬料後快快地滑溜Q彈入口,更增風味,多吃也不膩,再喝一口冰涼的飲料,舒爽呀。
蘇澳的美從日出開始上演,下次經過時不妨考慮停留一晚。清晨早起欣賞朝日從海上升的美景,感受天地間湧湧不絕的能量以外,記得找機會點上一盤魚雜,享用這來自然與人互相輝映的美味。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吃湯圓,暖心迎未來
想起幼時冬至,往往天未亮,就被廚房裡鍋碗瓢盆聲與大人的交談聲吵醒。一次次的吆喝,逼著躲在被窩的我必須起床,接著心不甘情不願地拖著睡眼惺忪,手捧著一道道澎湃的熟食,聽著精神抖擻的奶奶指揮行動。不久,供桌擺滿牲禮水果與菜餚,湯圓也是必備品,待吉時一到就點香祭拜神明與祖先。晚上,奶奶會哄著孫子們把湯圓吃掉,還嚴格規定「幾歲就要吃幾顆」,不能多也不能少。
那碗湯圓是由紅糖水與直徑約一公分或粉或白、沒有內餡的糯米麵糰手揉而成。據說吃了湯圓就代表增長一歲,在吃的同時還會伴隨著奶奶的期盼細語:要更懂事聽話、愛讀書,出入平安健康。起初覺得好吃,年紀越長後,對那份沒有跟著歲月改變的甜味與內容感到厭膩,避之唯恐而不及,草草吃幾口交代。
乾香菇泡濕後切片、和蝦米、蒜末、肉絲一同下鍋爆香後加水煮滾,再添上小湯圓與茼蒿煮熟調味後,經典的客家鹹湯圓即完成。那鹹香有味的湯驚豔了我——原來湯圓可以是鹹的。之後又嚐到跟麵或其他食材搭檔成一頓正餐的鮮肉湯圓,才明白湯圓不只是季節限定還能是日常美味,顛覆了過往的認知。
飄洋過海來台灣落地生根的酒釀湯圓,酒香甜湯浸著包有花生或芝麻內餡的甜湯圓,香氣四溢地令人無法抵抗,它還能加桂花釀或加蛋,滋味更加豐富。還有以花生或紅豆湯為基底的甜湯組合,也是飯後甜點的好選擇。街頭巷尾都會有的鹹酥雞攤上,湯圓也和雞排魷魚等稱兄道弟,駐進菜單成為下鍋酥炸的選項,增添湯圓的多變性。
過往,湯圓的出現是預告一年將盡,人們在它身上寄託了對未來祈福之意,在冬至與元宵節出現。若家中有人出嫁或迎娶時,湯圓也會加碼現身,被託付的意義則化為父母親對進入婚姻的兒女最深切地叮嚀:說話要甜,才會討人喜歡。
2020年全世界經歷了一場歷史性巨大變化,深深影響了你我的生活日常。處在一年之末,人們比過往更期待「明天會更好」。好好吃飯、維持健康,冬至時吃上一碗甜軟湯圓安撫我們的心,保持溫暖與希望,期許美好即將到來。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穿梭時光的東市場
嘉義鄰近台南,擁山靠海、是台灣米倉「嘉南平原」的成員之一。古名為「諸羅山」,清朝時被乾隆皇帝封為「嘉義」,意思為「嘉勉人民義行」而沿用至今。
嘉義是座慢城,一踏出火車站就能感受到悠閒、含蓄樸質卻不失熱情的都市氛圍。旅人來此,常在市區嗑上一碗雞肉飯、品嚐特產方塊酥算是交代,就驅車入山前往阿里山玩耍。只是這城的魅力不僅於此,若能走一趟「東市場」,或許會改變你的印象。
東市場的起源得追溯到清朝,那時山裡的農人把蔬菜等作物運下山販售,吸引了鄰近的城隍廟祭拜香客和諸羅縣衙的官府家眷購買,逐漸形成臨時市集。在日治時期才有了建造計畫,使用大量的檜木挑高建蓋,在西元1913年完成。歷經了火災、地震或戰亂受損,主結構依舊傲然挺住,成為台灣少有保存良好的日治時期市場建築,也保有百年傳統氣息的大市場。
這裡是嘉義人的百寶庫,在未踏入市場前,就被外圍繽紛多樣的店家給吸引,從生鮮魚肉蔬菜、節氣應景食物、婚嫁喜慶用品、祭祀用具糕點、青草藥店、農作用品直到生活五金,一應俱全。川流不息的人潮、此起彼落的叫賣聲、走過路過不容錯過的翻揀採買,日日如常;這裡也是嘉義人的大廚房,市場裡聚集的在地美食,清燉牛肉湯、排骨酥麵、米糕⋯⋯等,都是令人驚豔留念的滋味。
下次來嘉義,不妨多停些時間走訪東市場,最佳時刻是上午,最能感受在此流轉百年的生活氣味。當陽光透過屋簷斜縫灑入,看見微塵和光線在空氣緩緩漂舞著,引人不知覺地在時光之河裡神遊。待吃飽喝足之後,散步至鄰近的百年古蹟城隍廟,欣賞清朝留下的建築文化之美。再走個五分鐘,還有遠自大航海時代、乘風破浪來此的荷蘭人,他們鑿打留下的紅毛井成了證據,深刻這城封存的百年歷史時光。穿梭其中,進行一場遙想懷古的浪漫。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

Friday night, music time
鄰近台灣大學校園的公館商圈,有知名夜市聚集著令人垂延三尺的美食外,台灣流行音樂文化具代表性的音樂空間,也大多坐落於此。
今晚,我想來點live music!
通過迴旋樓梯,抵達了台灣獨立音樂重要的發聲場域The Wall,獨立音樂人常以能在此開唱作為指標性成就達成。The Wall位在大樓地下室,充滿硬漢油漬搖滾味。近年除了台灣獨立樂團,還引進日系搖滾或龐克樂團登台巡演。近五百人一同在台下接受音浪侵襲、舞動著身體吶喊,過癮極了!
順著昏黃燈光走下樓梯,兩側貼滿音樂展演海報,牆上掛有一幅幅知名爵士樂手畫像。這裡是樂迷暱稱的「小河岸」,全名「河岸留言」,以爵士與民謠演出居多。目前有兩個場館,創始空間「小河岸」就在公館。熟門熟路的愛樂客,總會記得先在酒吧領個瓶啤酒或點了飲料,再回到座位上輕鬆優雅地靜待演出開始。
「小河岸」給了正要起飛的獨立音樂人恰好的舞台,也是音樂人從房門踏出家門面對聽眾最佳選擇展演場地之一。而別稱「大河岸」則位於西門町,隱身於台灣三級古蹟西門紅樓戲院裡,來此聽音樂還能欣賞古蹟之美。因為挑高的建築結構,使觀賞時擁有獨特的視角,這位子也是內行人的最愛,舞台上的風景一覽無遺。
有音樂作陪的週末夜很美好。若夠幸運,說不定一轉身就會遇見大明星也低調地入列欣賞演出,用驚喜為一天劃下句號。
客戶 Client
Starry Club
年份 Yea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