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為期八天(10月24日至10月31日)的東港鎮大事—迎王,在10月31日凌晨五點多完成「送王」儀式後,劃上句點。
參與上一科迎王的第一天請水,盛大場景回想起來著實壯觀。來自全台參與盛會,數以百計、各形各色的神轎聚集在鎮海宮外海灘上,大小家將—八家將、五毒大神,還有宋江陣等,絢爛華麗、目不暇給,堪稱一場台灣在地文化的嘉年華,令人讚嘆,感受到深植台灣土地、不容輕蔑的堅定信仰。
疫情侵襲下,讓東港鎮沸騰、凝聚鄉民之心的迎王是否能順利進行呢?家族相傳,擔任迎王角頭轎班許久的學長說:「原本也擔心疫情,於是擲筊問王爺,都沒有允杯說要停辦。於是眾人皆說神明事交給神明去喬。」後來疫情穩定,連續數十日本土病例都是零,情勢環境都適合舉辦,不禁令人感到神奇。
如期舉辦,就如計畫進行,參與上科沒經歷的:王船法會、遶境與送王。
抵達東港時是舉行拜王與王船法會的日子。好奇地看著來此拜訪王爺的供品,在旁聽著戴手套拜放供品的人細語清點,確認是否滿足了「山珍海味」全到齊的條件,澎湃多元,著實有趣。
王船遶境用意,是沿路收拾邪疫惡煞達成淨化地方之意,東隆宮為起迄點,時間則是大約中午12點起走,必須下午六點以前完成。東港的氣溫沒有秋日涼爽,烈陽照耀下反而猶如夏日般炙熱,穿著短袖的我,走幾步,汗就不客氣地直流。但跟隨王船巡街的轎班們,可是得著傳統服飾—長袖衣褲斗笠,甚至是整套長袍馬褂地走完全程。在旁觀看的我,覺得這遶境更像是追隨者的心靈朝聖之路,在高溫與長時間徒步沿走,轎班還要肩負各式各樣的任務——可能是拿著有結界意味的法繩、木造巨大的船錨或拉拖王船等,都考驗著其意志心力是否能堅持到底。
隔日清晨的送王,跟隨在地人學長的腳步穿越人潮,終於找到舒服位置靜觀。因為背光,反而讓眼前的一切更顯神聖。透過滿滿的炮竹燃起熊熊烈火,讓千歲王爺們經過火的轉化,將王船上載滿的惡瘟邪障帶走而完成儀式。早期,除了七角頭轎班與必須進行儀式的人員之外,東港鎮民在送王儀式進行時都是緊閉門窗、足不出戶,深怕沾染滿船的瘟疫或中煞帶來壞運;時至今日隨著祭典的盛大,引來觀光人潮與攝影愛好者等人的到訪,圍觀燒王船的人變多,與當地居民的態度形成反差。
比按下快門更重要的是對祭典的感受、理解與尊重,如此花時間精力的參與才有意義。在我眼裡的迎王,是溫柔大量的神祇,以慈悲莊嚴之心為凡間進行能量度化。據學長表示,2003年台灣正逢SARS,當時的迎王就是封府王爺降駕收拾瘟疫;而今,全世界尚在「新冠病毒(武漢病毒)」威脅,今年迎王意外地又是封府王爺再度降駕。聽到此覺得感動,畢竟單看「封」就有威震、制止的意思;再者迎王儀式裡,所謂的「王」是從36位神祇王爺群中迎駕其中一位坐鎮整個典儀,鮮少機率會是同一位王爺剛好駕到處理疫情。
儀典完成後數日,東隆宮依例為三年後的「甲辰正科東港迎王」做準備,抽籤決定下一科七角頭的任務分配,周而復始地進行,生生不息的傳承專屬東港的在地文化。
如果有興趣知道東港迎王,可以參考紀錄
網誌
影像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