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流行音樂的開始可以追溯到從民歌,據說台灣的搖滾樂可以從二戰時美軍在台音樂俱樂部開始,那麼爵士樂怎麼來台灣呢?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看到了一則PO文,宛若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嘆,於是快手地購買。
私心地把這張《看不見的足跡》當作是這陣子連續的專輯心得壓軸,因為這是目前少見的尋根台灣爵士音樂軌跡之作,還有我竟然有一張與這專輯有關的作品。(咖啡)
《看不見的足跡》專輯起源自於1911年嘉義出生的劉金墻先生,他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爵士先鋒,這張專輯即是從劉さん遺留的老舊樂譜中選曲,再由臺灣優秀爵士樂演奏家演繹錄製的作品。而劉先生的樂譜與照片等重要物品,則是被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進行數位化典藏。
專輯到手時想著不大懂他的生活背景,畢竟這跟歷史有關,對作品可能只會片面了解時,命運之神就這樣的出現了~是的,我在專輯感謝名單裡看到似曾相識的名字,不禁伸出右手按住右胸而往後退了三步,內心大大吃驚:「該不會是那張有好多複製信的專輯吧。」翻箱倒櫃之後找到本人打開專輯,Bingo!
在2011年臺灣樂壇有位名為玫熹的女歌手,推出了《After 75 years》爵士專輯,她先前還有個藝名——是娟,並在1996年推出《是娟女子》專輯,她是劉金墻先生的外孫女。這張《After 75 years》專輯,即是她奔往美國紐約追尋爵士樂圓夢之作,就在回臺接洽專輯發行事宜時,意外發現外公留下的親筆樂譜,疊起來有20幾公分高。從樂譜中發現有一首經典爵士歌恰巧地也收錄在她的爵士專輯裡,意外地藉著爵士樂與75年前的外公牽起了連結。(是不是很神奇~Magic!)透過《After 75 years》內文了解,劉さん那時為了追夢義無反顧地前往日本,用心經營之下在神戶已經小有成績。然為了取得更大的音樂成就,劉さん開始進行爵士大樂隊的編曲工作,要為自己的樂團創造獨特的聲響辨識度。
「為了理想而離家背井」的情節已經是一種殤濫,但不得不說我們三個都是這樣,只不過似乎我勇氣還不夠多目前還留在臺灣。或許當初應該聽人勸想辦法去英國唸書,之後結果可能也會跟Macy一樣,讓生命有了不同的大轉彎而遇到成熟又疼愛你的靈魂。只不過依目前經驗,似乎我的長相個性似乎不是歐美人的菜,倒是東南亞還挺吃得開~哈,離題跳回來。
在寫這篇時是聽著祖孫之作輪播著,自以為的浪漫讓兩件作品在十年後相遇了,此篇也因此命名。而我們三個因為音樂有了生命交叉點,還有人不親土親的連結。當初會買這專輯除了專輯設計吸睛,也因為內文介紹被這故事吸引,穿梭時空的故事總是有無限遐想呀~而我也的確是被「爵士」兩個字抓著眼睛。2011年買下這專輯,對於《After 75 years》裡的作品有感覺的不多,經過了近9年的生命歷練之後似乎慢慢理解,漸漸地有了感觸了。
《看不見的足跡》由薩克斯風謝明諺、鋼琴曾增譯、低音提琴池田欣彌與爵士鼓林偉中等四位演奏家,依劉金墻先生手稿之樂譜演奏,於2017年4月錄音完成,3年後才發行。初次聽時十分訝異,出乎意料的優美好聽,沒有時代感隔閡,順著音樂彷彿能感受到劉さん在演奏時的喜悅,整個音符都是快樂跳躍的。是說,不知道是用什麼角度來挑選樂譜的,且倘若樂譜是音樂呈現的劇本,那演奏家們又是怎麼去理解跨時代的樂譜呢?然後還有…………(謎之音:問題還真多啊你)
《After 75 years》當時有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設計」的提名,設計細膩的表現手法完整地將這跨時代的故事呈現,不浮誇地符合專輯主題。記得當時的台灣平面設計界也開始慢慢地開始更精密的分工,更注重插畫的專業,整體設計手筆與意涵深度扣緊專輯核心,也呵護著Macy,過了這些時間來看依舊精彩。讀著一封Macy寫著一封給外公的信,裡面寫道:「我的鼓手的鼓打得真是好,可以把Swing打的幼咪咪……。」想像如果兩個人都在,這對話應該是興奮且充滿火花的交流吧(好羨慕)。這張專輯在當時就採同步錄音,那質感細膩且優雅,Vocal自然舒服,低音不會有很奇怪的共鳴(謎之音:好了,夠了~噓~。)
就這樣輪替的聽著兩張專輯,一方面是欣賞好作品被他們洗滌,而另一方面卻也是把這故事一遍遍地讀進心裡。突然間寫著不知道怎麼收尾,想要落跑地有點糾結(大笑),我……我還是好好的聽音樂說吧。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