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MO樂團的直美態度

這張專輯是一直到大團誕生開發場-5/3才將之入手(擦汗),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晚才買,大概是一切都有安排吧,佛系購物法,有緣就會買到(大誤)。


朋友群中,有CMO死忠(音癡)樂迷,在主打歌〈Talaraay ko rakat|遠行〉一出來時立馬就被通知 ,對於編曲中融入巴哈名曲(註1)的巧思感到欣賞。從第一張專輯《自由旅程》開始,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CMO樂團的企圖心——讓阿美族語的歌謠與文化,擺脫大眾既定的原住民族歌曲形式而得以被記憶記錄,甚至更親切。為了突破,在第二張專輯更大膽且更明顯地融合古典、爵士、佛朗明哥、阿卡貝拉、類教堂聖歌與沖繩地區古謠等不同樂風,在唱腔上也嘗試了更多的西方歌劇唱腔、舊上海灘時期大舞廳的口吻,整體聽來比上一張更完整成熟,更容易親近。


記得先前有寫過,有時分享聽音樂的感受是很私密的,畢竟和個人的生命經驗有關,也有個人的偏愛存在。因此在聽這張專輯時除了沈浸進化的CMO作品帶來的音樂之旅,其實還發生了些有趣的事,讓我像個偵探去尋找些來龍去脈、自我解答,突然間多了幾分音樂之外的樂趣。聽了〈安娜伊娜〉在2:33~2:39聽到幾個熟悉的字母發音與旋律,自以為地跟〈伐木歌〉(註2)做了連結;聽了〈船〉,襯底的大提琴撥奏,讓我想起來了《孽子》電視原聲帶裡的〈戲水〉的大提琴聲!還有聽了〈海岸阿美〉,突然來到西班牙,想要咬枝紅玫瑰甩頭拍手等,創作出屬於我的神遊遠行 =)


專輯才有辦法聽見整體的作品表現,包含詞曲、編曲、演奏、樂器的音色、混音、人聲與樂器演奏上的平衡、人聲厚度質量⋯⋯等,每一個細節都是在考驗著對於作品的構思與品味感受。


我想,語言應該不是框限住自我挑戰的條件。用「阿美族語」為主創作的CMO樂團,在這張專輯裡,喜歡他們的改變與自我挑戰,也聽見了他們持續成長的決心。要繼續加油喔,克服現場演唱的第一局亂流,進化成真正的大團喔!


再次恭喜CMO入圍第2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


註1:巴哈被奉為是音樂之父,名曲:巴哈大提琴無伴奏 第一號組曲 第一樂章。

註2:https://www.indievox.com/song/66197





Comments


感謝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