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寫下讀後心得時,內心突然閃過:「我們都認為『愛是唯一的答案』,但是真的了解愛嗎?」
我非常樂意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值得一生推!感謝譯者,溫暖平易近人的文字,使人可以舒服地隨著字句的軌跡,自在地進入書中世界。要翻譯這本書,真的不簡單。
這本《愛的藝術》是屬於心理學的理論書籍,在看完之後,我會願意放在書櫃最顯眼的地方,時不時地翻閱劃下的重點並細細咀嚼回味。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時常會停頓,小心翼翼地帶著珍惜寶貴的姿態重複理解,進而被溫暖、療癒。
「比起了解,可能比較會『做』。」我想這應該是歪樓回應的大宗。愛是本能嗎?是也不是。佛洛姆認為:「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即意味著愛的表現是需要被啟動帶出的行為。怎麼被啟動?怎麼願意主動?揭示了能透過學習與練習而達到。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看見,分析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底蘊下對愛的表現與根源,以及為何在現代社會下,愛變得如此困難與無能。
「有多少假愛,就有多少種愛的瓦解。」當我讀到這句話時,大約停頓了數十分鐘,震撼然後難過心疼。原生家庭的重要,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與對愛的理解表現。並非父母安在,把孩子撫養長大就是健康的原生家庭;「我有用,所以才值得被愛」以及「你必須為了我而活」是躲在東方世界裡十分習以為常的潛規則,身為浸潤在儒家文化許久的我們,未必能察覺到的幽微陷阱,也是假愛的一款。
面對最靠近現階段的生命課題——戀愛,書中用「男女愛」來解釋闡述,其內容是一道清晰明亮的指引,也是近年來深刻體會的認同;想要擁有美好的戀情,「以愛換愛」似乎是最可靠的方式,只是在那之前,自己是要能愛自己的,清醒地活在當下,具有成熟的創造性人格——當他通過「英雄之旅」,徹底擺脫原生家庭給予的滋養與依戀,變成自己的母親和父親時,才會懂愛。
「愛可以讓人克服孤立感和分離感,但又讓人仍舊可以做自己,保留自己的人格完整性。在愛中,出現了兩個人是一又仍然是二的弔詭;愛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關係深邃,雙方各有活潑和強壯的生命力。」
直到闔上書敲敲打打時,那感動的證據,依然在濕潤的眼眶能找到痕跡。閱讀走過的時光,也是自我面對過往失敗愛的檢視療癒之旅,分析自我與過往、坦承面對,逐漸地抽絲剝繭,小步小步地移動到讓光能灑在身上的地方。深邃,緩和,就像在明亮地月光下散步。在路上,有微風吹過,輕柔地拂過臉頰,而我帶著滿滿地溫暖與笑,感受到內在擁有力量地繼續大步向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