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灣樂士錄Taiwanese Maestros》2021音樂講唱會 楊燦明、莊慶元、官靈芝老師_大樂團時代

講唱會當天聽著看著台上發生的一切,#好帥的馬芳老師 訪問每位樂手仙a的同時,舞台後方大螢幕放映著一張張受訪老師的舊照片,記錄了過往的風采,也反映了時代的變化,我的腦袋也一邊浮現起執行《台灣樂士錄》點滴,有著滿滿的感動。

 

 

因為疫情緣故,講唱會當天無法開放大眾入場參與,很可惜。所幸《台灣樂士錄》計畫主持單位—台灣流行音樂產業技術發展協會,將當天演出實況錄影後精心剪輯、分段上線放映來彌補這遺憾,真的甘心呀。也透過這影片,保存仙a在音樂舞台上的英姿與聲響,著實珍貴。

 

 

台灣的近代流行音樂史可以從脫離日治時期後談起。當時印製在唱片封套的音樂製作名單中,大多是歌手、作詞作曲、編曲以及指揮居多,樂士名字不見蹤影。這情況約莫到1975年開始,才能在唱片封套背面或內頁看到樂手的名字與樂隊編制。

 

 

《台灣樂士錄》受訪的樂手仙a從業時,大多是在唱片裡找不到完整音樂製作群的年代,即使灌錄了海量的唱片、參與錄製眾多暢銷金曲,若非業界人士,一般大眾是不知道有誰參與吹奏。借用 #好帥的馬芳老師 所說:「要是今天的這些老師,把他們的名字暫時從台灣流行音樂史清單拿掉的話,我們幾乎是沒有流行音樂可聽的⋯⋯。」

 

 

流行音樂是緊跟著社會脈動在演進也反映當時。在這段名為「楊燦明、莊慶元、官靈芝老師_大樂團時代」的影片中,暢談當時的音樂工作狀態,之後現場演繹大樂團(Big Band)時代風格的爵士樂曲。在搖滾樂或電音等樂風誕生之前,爵士樂曾經是以「流行樂」的姿態活躍這個地球。在台灣發聲的大樂團(Big Band)式爵士樂,其實是融合日治時期、應證國民政府撤軍來台灣以及美軍的進駐之後所帶來的文化影響之一,激發了台灣流行音樂的面貌改變。(推薦閱讀 https://reurl.cc/2oq8Lv




 

有時候想想,《台灣樂士錄》不單是紀錄在台灣發生的音樂故事,在這些受訪的仙a身上還可以找到早年的社會記憶,映襯台灣的近代歷史一部分中的一個切面;以「小隻(細隻sè-tsiah)」名號活躍華語音樂圈的楊燦明老師,在訪談紀錄後發現在他身上,還可以找到台灣早期商業廣告宣傳的點滴;而莊慶元老師,則是有關於京劇走入台灣日常的片段。對於我來說,透過這些蛛絲馬跡,能知道更多課本讀不到的真實,除了增廣見聞,會更疼惜我的家—台灣。

 

 

《台灣樂士錄Taiwanese Maestros》​

觸動旋律的職人魂—台灣流行音樂職人第一世代專訪紀錄


忘情於音浪之中的不老爵士鋼琴家—楊燦明、用平凡造就不凡的貝斯樂士—葉天賜​

文字專訪連載​




讓喜歡成為一輩子的事業—莊慶元​

文字專訪連載​

​ 

 

回顧講唱會當天的影片,終於找到孩時記憶中,那首一直不明就裡唱著「袂使呢~袂使呢,目睭」(臺語)的外國歌曲,知道它本人真正的歌名了!原來是西班牙情歌《Besame Mucho》啦!



#想跟馬芳老師合照 >///< ,就當作是明年的目標之一吧

#大樂團是Big Band,不是Big Bang,請認明

Comments


感謝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