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把1882年生的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和1887年生的美國畫家歐姬芙(Georgia O'Keeffe)聯想在一起。前者以「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一年五百英鎊的收入與自己的房間」的名句流傳至今,啟發了女性主義健壯萌生;歐姬芙則是以微距花卉與沙漠牛骨彩繪聞名,她與攝影師轟烈濃厚的愛情也是被後世廣為談論。這兩位共同的特色,即是在當時女性意識尚未被重視正視下,勇敢在藝術路上開拓,建構自己的人生,是西方文學與藝術重要代表。
這本《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是吳爾芙受邀至英國劍橋大學演講「婦女與小說」題目的講稿整理而出版的論文書籍,這書被視為女性主義的重要著作。
要看這書真的要很安靜,才能將吳爾芙細密綿長且觀察具體微密的文字好好閱讀。看完這本書讓我最有收穫的,是吳爾芙用晶亮的字句如何鼓勵女性在心靈上成熟獨立,投入小說創作。她以「只有在忘記自己的性別時,才會寫出頗具本色的文章」為前菜,更進一步申論表達她認為一位優秀的小說家,應該具備「陰陽調和」或「中性」的思維,以下為書中闡述:
「我接著以『業餘』的態度,畫出了靈魂的藍圖,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兩種力量統治著,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而在男人的腦子裡,男性的力量佔優勢,在女人的腦子裡,那股女性的力量佔優勢。最正常而恬適的境界就是這兩性的力量諧和無間,精誠合作。假如是個男人,腦中女性的部分應有其作用;而一個女人,也必須與腦中的男性部分有靈交。當柯勒瑞芝(Coleridge)說到,偉大的頭腦是半陰半陽的,意或指此。在這種圓融諧和的狀態下,腦子才會極其豐富盈滿,而能充分發揮效態。或許一個純粹男性的頭腦就不能創作,純粹女性的頭腦亦復如是。」
這段話讓我驚訝,與榮格心理學裡的「阿尼瑪(Anima)男性無意識下的女性化性格」與「阿尼姆斯(Animus)女性無意識狀態下的男性化性格」做了連結。其學說認為,一位健康的男性必須是有正向剛好份量的內在女性存在,反之健康女性也應該有正向剛好份量的內在男性。而東方哲學裡,道家的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太極魚」可相呼應延伸,強調兩端平衡的重要性。為此我想著:女性意識抬頭、觸發「男女平權」是遲早的事,是在東西方文化裡都有共同的觀感。
擁有「自己的房間」從來就不簡單,我慶幸著生於這年代。
在讀完書之後抵不住翻湧的思緒,內心冒出喜悅的句子:
身為人,最重要的,就是在生命終止前活出「自我」,成為獨特的個體。那需要從滋養、傷害你的原生家庭出走,完成自我探尋的「英雄之旅」,達到身心獨立,再一步步與世界和真我(內在小孩)互動之間搭建自己。
因此,只有你自己才能完成自己。
想到此,突然間替即使受傷還願意相信人、相信愛,還有活力能力作夢追夢,清楚知道「理想我」為何,並在其實踐路上的我來說,深深地感到幸福與活著的美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