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在關懷盃10年—Part 3_鮮肉熟成



在盃賽現場,「姊姊」、「老師」是最常被稱呼的代名詞,聽到被叫「阿姨」時,往往會調皮地鬼叫抗議或自動跳過,想要透過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試圖留住一些青春尚在的印記。我總是想著:青春,應該不只是限定在外在的晶亮繁茂、新鮮多汁,維持內在與精神的活力與彈性,也是一款青春樣態。


內在的青春與感性的靈魂在體內交互作用著,引領著我看待這次關懷盃時,充滿許多無法記述的小感動。


例如,看到熟悉的臉孔從關懷盃少棒組打到青少棒組,欣賞他繼續堅持的精神之外,還有「看著自己的弟弟長大」的錯覺(拭淚)。


監場、裁判、紀錄組、防護組和球僮等,是盃賽每個場地都需要的駐點工作人員。其中防護組是與運動保健學系相關的大學合作,邀請其三~四年級生組團來參與服務。和這次搭配的防護組弟弟妹妹很有緣,除了本次防護組組長與一位小帥哥是去年有碰面並到現場執行的,還有一位弟弟跟關懷盃有故事。


「我覺得關懷盃越辦越好了,你們身上的工作服好帥好好看,參賽的球隊可以拿到適用需要的物資,比賽資訊宣傳也都比過去來得好……。」防護員眼鏡阿弟突然間有感而發說起。


「咦?越辦越好?你以前有參加過或來看比賽過嗎?」

「喔,我以前是瑞穗國中棒球隊的,參加過關懷盃的比賽。我記得以前有踩街活動,還蠻熱鬧好玩的,可惜現在沒有了……。」

「什麼~~~~~~~~~!」


從這一刻開始,防護員眼鏡阿弟對我的稱呼,從妙J變學姐,頓時間年輕了12歲了(灑花+暗爽)。


棒球,是花東地區眾多學子對於未來的想望之一,是技術門檻高、能轉換成職業的運動。要長期投入,用錢能滿足的裝備器具事小,無法花錢買的必備條件—先天身體條件與心理素質,則是隨著年紀增長和各種環境影響,會有越來越大的差距。


才華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執行發揮,夢想理想都是空白枉然。過往台灣的棒球環境裡,為了贏,球隊不惜犧牲球員而燃燒新鮮的手臂身體、負荷過度的局數來搶得勝利。如願之後,賽後選手因資源或其他因素而沒有良好的舒緩修復,亦或受傷沒有得到合宜的處理療癒等,導致很多有天賦優秀的球員在國高中時將先天優勢燃燒殆盡,到大學時累積過多無法康復的舊疾,導致技術能力無法再上一層而未能負荷強度更高的比賽,逐漸感到身心疲憊、無法跨越困境選擇放棄,因此提早結束棒球生涯。隨著整體環境的發展與相關教育知識觀念的引進提升,預防與修復觀念受到重視,防護員也成了體育人員的職涯選項之一。


眼鏡阿弟原是一名二壘手,國小時就加入棒球隊直到國中。國中三年級時檢視自身狀態,技術能力與身體素質似乎無法再提升。看看隊友和同年齡選手比自己優秀的很多,相較之下就顯得不突出,想進入更高層的棒球舞台似乎就難上加難……,但又想在棒球裡找到一技之長,於是他陷入迷茫。因緣際會下,參加花蓮縣政府舉辦的體育產業講習活動,發現對防護員的工作內容感到興趣,「而且身體的修復保養對運動員來說很重要,我就在關懷盃有受到防護員的照顧呀」,於是高中時立定方向,進入相關領域的大學就讀。


防護員眼鏡阿弟的故事,引我深思的,是關於「傳承」的詮釋。


關懷盃的初衷,是讓花東地區的小球員能減少舟車勞頓,不用再遠征台灣他處,在家鄉就能參加比賽,享受棒球帶來的競技快感與感動,也透過一次次的實戰提升能力與經驗進而得到實質的幫助;關懷盃的特色之一,即是具有原民血統、進入職棒舞台的會員學長們在盃賽期間投入現場,透過實際互動,讓這些小小棒球幼苗們因此得到鼓舞,獲得追逐實踐美好人生的啟發與膽量。


立足花東、呵護原民球員的關懷盃,明年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眾多職棒球員如:理事長林智勝、陳鏞基、王勝偉等人都是曾參加過關懷盃,如今是創下傲人成績的職棒看板球員。擁有亮眼成就的他們,球季休賽時回到故里,來關懷盃和學弟互動或與好久不見的師長敘舊,享受純然擁抱棒球的初心。他們分享自身經驗、勉勵學弟,是大帶小的精神傳承。只是,傳承的形式有可能更多元嗎?眼鏡阿弟的故事就是很美的延伸。


「關心、守護」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世價值,但不一定可以常遇到。有能力付出關心、接住他人之難的人,是勇敢與幸福的;勇敢的是,明白主動關心不一定都被接受,但仍不因此受挫,繼續大無畏行動;幸福的是,因為把自己照顧好而有餘力分享,能奉獻一點使對方變好。若有任何人因為關懷盃得到點甚麼,我都會覺得是一種傳承—可能是看了一場很精采的比賽深受感動;也可能是協會會員(學長)的一個觀念或勉勵的話,讓誰獲得正向的前進力量;更或者因為關懷盃任何一位工作人員協助舉動之類的,使誰對關懷盃留下美好的回憶……,這都是從關懷盃誕生的善,好的傳承。


「說不定你參加關懷盃的時候,我還剛好就是你比賽的場地監場呢~」這似乎是資深志工可以自豪說出的話。眼鏡阿迪參加了2010~2016年的關懷盃,雖然事實證明並沒有如我誇言當過他比賽的監場,但仍感到喜悅,因為我捕獲了這美麗的故事,也見證了關懷盃的改變。



댓글


感謝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