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採訪柯師傅

今年過年前的趕稿期大忙,因應過年特別早而整個作業都提早。採訪的前一日還加班到凌晨,但為了這採訪,讓神經很大條的我皮繃得比以往更緊,一改暗光鳥的習性早早入眠,深怕出錯失禮。


當日陰天毛毛雨,是我討厭的典型台北冬季冷雨天。比約定時間提早抵達些時間,快快嗑掉三明治與熱咖啡,一切整頓做最好的準備。警衛大哥出來探頭,我們表示來意,「喔,柯師傅已經到囉!」


咦?在網路爬文看到的,大多人對他的尊稱都是柯導演,怎麼這裡變成了柯師傅?先把疑惑擱在心中。眼見約訪時間已到,但是工作人員尚未到齊,只好先兵分兩路進行。


柯導演一身俐落、帶著溫暖微笑迎面而來領我們進入,我睜大眼睛並帶著緊張興奮心情踏入公視大樓。穿過長廊,映入眼簾的辦公室場景令人想起曾經追過的職人偶像劇。攝影師與導演稍稍交換拍攝想法之後,導演用反應時間不到3秒整理了這大樓與附近可取景地點,又立即帶著我們看場地。


「導演,你平常走路就這麼快嗎?」


導演的步伐之快大概是平常人兩倍速度,讓我這個腿短的必須得比平常多花些力氣才能跟上。

「喔?有很快嗎?」邊笑邊說,「大概我已經習慣了,但是如果不快,重要畫面就一縱即逝,來不及紀錄了。」


被譽為「台灣生態環境紀錄片代表人物」的柯導演,是2019年國家文藝獎電影類得主。最近他把歷年來拍攝紀錄的照片,全部數位化上傳讓民眾閱覽,並樂意供非營利事業機關使用。這照片數量之龐大,著實驚人,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階段放上了10萬張照片。


如果你是八年級生甚至更年輕的,大概覺得沒什麼吧,畢竟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狀況下,記憶卡裡隨便動輒上千近萬的存量,10萬張?好像還好。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曾歷過手動式機械相機、需要學會如何在低光源下裝底片、進暗房洗照片、知道什麼是幻燈片,就會對這舉動肅然起敬。


10萬張不是終點,花了12年只是完成第一階段工作而已。拍攝影像有多巨量,就反映著導演對於這塊土地的愛有多深。


在入稿時看了柯導演數位化的照片,「柯導的一生都是為了守護台灣燃燒呀」這大愛真真實實地令人敬佩尊敬。我想,這也是被尊稱為「柯師傅」的理由吧。


那天採訪完柯師傅之後閒聊,得知他為了堅守對這土地的愛,還有更大更多的夢想正在逐步完成的路上。這夢想由我破梗不恰當,但如果你也熱愛台灣的環境,可以透過購買柯金源導演的著作,支持他更甚至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來守護台灣。柯師傅最新著作《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望請大家能購買支持,讓他有更多的後盾繼續往前衝。單藍,我本人已經入手了。


在此,想要補充另一個想法。柯師傅任職公視並長期透過《我們的島》節目,直述台灣自然環境變化並提出批判與審視,柯師傅算是另類的台灣公僕,領國家薪水來監督守護國家。在這「公僕」位子上,柯師傅對於台灣的愛與盡忠職守,其風骨與純然,可是遠遠超越許多檯面上政治人物呀(謎之音:看不到車尾燈捏!)。


柯師傅數位化的影像在這裡:

https://www.flickr.com/photos/kechinyuan/albums/page1


補:《我們的島》從1998年開播至今,已經30年了。





Comentários


感謝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