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歌唱臺灣》讀後感


自入手到真正看完,經歷一年多,終於看完了。


嗯,看完感覺五味雜陳,有點心酸酸。藉由拜讀作者精心綿密的研究,讓我對「流行音樂」有了更寬廣的視野理解與樣貌的認識。


《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的臺語歌變遷》一書,內容探討了臺語歌曲從日治時期到臺灣解嚴止(西元1895~1987年)的演變,鉅細彌遺地論述歌曲承載的歷史、社會民情、文化與政治的事實。所謂「連續殖民」定義依據書中備註,出自陳芳明所著《臺灣新文學史(上)》一書表示,1895~1945年的日治時期為第一個殖民時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至1987年宣布解嚴令為再殖民時期。這約90年的時間裡,臺灣人民是如何從中國清朝的封建制度中承受、轉換、吸收日本文化思想,在沒有轉圜空間下,又立即承接國民政府帶來衝擊與改變;在臺語成為失語的狀態—沒有臺文字而不能紀錄表達時,臺語歌卻如實地記載這段時間臺灣人民的心聲——經歷過的苦悶、無助、恐懼的日子。


一個社會的發展脈絡,單一族群發生的不能代表全部。對於歷史的詮釋權,現今大多落於知識份子手裡,他們使用著文字、繪畫、音樂等等各方面逐一記錄了眼中認知的社會風情。可是,沒有能力或無法紀錄的一般百姓,他們經歷的時代與事件就不是歷史嗎?這是閱讀此書時給我的當頭棒喝與警醒。慶幸的,因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閱聽歌仔戲、布袋戲、講古、道教神明慶典等以臺語為傳達溝通核心的日常活動,幫助我更容易進入書中論述的世界,感受紀錄的時代苦楚。


關於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起飛階段,國語歌大多乘載著那階段社會的夜夜笙歌、繁華似錦,而臺語歌則是記錄了支撐這絢爛的,是社會階層下的苦勞人,在此書有詳細的論述印證。而日本演歌演唱技巧的轉音,是何時融入臺語歌成為其靈魂與特色?躲在這背後的,又是一段令人心疼的過往。也提醒著我:既得利益者的資源,是用艱苦人血汗辛酸換來的。


因為鞏固政權,透過政治手段汙名化與階級化臺語歌,是導致臺語歌沒落的原因之一。想想臺劇《俗女養成記》裡,劇中的「講臺語罰十元」的情形不假。而我相信這汙名化的破壞力,再加上二二八事件的後座力使人民若噤寒蟬,影響深度必定是超乎目前有紀錄的,更甚應該還有眾多來不及紀錄或不敢發聲的事實。


書中還論述了臺語歌在二戰後出現了大量有關海港與港口相關的歌曲,書中以「港歌」代稱。其中,知名的〈補破網〉一曲,原作詞人李臨秋曾公開懇請大家要演唱此歌時,務必略過因為政治壓迫下而寫的第三段歌詞。當時發聲的港歌,是真的在描寫漁村風情?離鄉離別?還是有所隱喻?書中亦有論述;後段傳達臺語歌、布袋戲及當下社會現況的彼此關係,十分精采,特別喜歡。邊看邊想,也許《雲州大儒俠》在角色設定上,已經暗藏了突破當時的女性主義理念在內。


臺語歌沒落的原因之一,也跟科技進步有關。1950年代時風行乘載兩首歌的45轉黑膠,隨著科技進步,出現了可以容納單面能容納6首歌的音樂載體—LP問世。因為LP的出現要製作滿12首歌才能發行的情況下,原本臺語歌曲的專業音樂製作人才本就短缺的情形,無法應付生產。唱片公司收不到效益而放棄投資之下,無疑加速從主流消失的速度;再將時間軸往後拉,MP3 的出現,不也讓台灣唱片工業產生重大的挑戰?科技是一把公平的雙面刃,該遇到遲早會遇到的。


歌星考證制度,是國家強制塑造流行音樂聲音美學給人民的手段。這讓我聯想到國家的美學文化建立。


人們對於美的感受是從日常開始,是習慣也是安全感。當我們在評論美醜之餘,若能多想一下對方接觸美的經驗多寡與程度範圍時,會多一點寬容與體諒(沒錯,這是我從業以來的心得之一,也是一種苦口婆心勸。)


一款文化思想要自然生根,需要數十年的時間調養才形成。在資訊流通不易的年代,國民政府用四十餘年時間強力洗刷日本植入「日本化」同時,還要再造「中國化」,全面控制人民對於知的權力與內容,設立獲得知的管道,也相對限制對美的能力。(謎之音:請想想北韓。);國民政府展現的「華國美學」,是用亡命之徒姿態詮釋的中華文化之美——緬懷失守的故土,與赤裸展現絕對權力的至高象徵。當時流亡來臺灣的知識菁英到底有多少?真的有把中華之美核心帶來臺灣嗎?當時國民政府對待臺灣的方式,是無條件幫助他們重返中國的後援基地,臺灣只是暫時停留的地方;而相對日本在臺灣耕種的美學不是追悼,是把臺灣當作是第二個日本看待,平行移入日本文化,還將臺灣當作是明治維新後的試驗場,建築即是最有利的證據。無論是臺灣總統府、監察院、立法院、監察院等,這些象徵臺灣國家權力核心的建築,就是當時日本從西方留學菁英展現所長之作品,他們把當時最好的人才派來臺灣實作;兩者殖民政權帶來的內在本質是截然不同,影響有不同。


你可以討厭「華國美學」,包含它延伸的建築、文化、音樂藝術等。華國美學背後的民,是那跟隨政權來臺灣失根的120萬人民,而非當時與臺灣土地連結的人民,情感支撐群不同。許多外省後代擁有的故鄉之情,不一定是他生命裡有經歷過長出來的,而只是繼承長輩遺願;中正廟是華國美學的代表建築之一,對中華民國政權來說,是立足臺灣的理由也是精神象徵。要拆掉它之前,請問目前臺灣還有哪個建築象徵可以取代「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如果可以多想一點營造華國美學背後的原委與在臺灣發生的故事之後,我想會多點耐心等待這塊土地不斷蛻變成長,等待各方條件逐漸成熟時,就會孕育出足以替換並讓人都認同、有情感歸依的美與意識。


若要全然長出新一套屬於臺灣土地的文化之味—擁有自己的聲音、視覺符號美學等,或許是2037年吧(解嚴1987年往後推50年)。那會是怎麼樣的場景呢?我開始想像著,當臺灣花布圖樣、原住民族樣式或其他共同生活的族群文化圖騰,可以自然不尷尬地在臺灣各處輕易可見且不被評價,甚至化身為日常用品不分族群地被大家使用著,也了解其意義,那應該就是臺灣人對於自身土地與文化有了全然的理解與接受而有認同的時候,期待我在且目睹見證。


把這本書推薦給想要更了解臺灣土地的你。我會將這本書當作是了解臺灣流行音樂文化的重要教科書與工具書。


了解,不是要掀起仇恨與對立,而是明白原由後才能找到解方。我們一定會遇到立場想法相左的人,因為處境、思考、利益等等各方面不同使然。面對、接納、理解、尊重,而不是消滅否定,我想這是變成自己心中理想的大人的方法之一。


謎之音:港覺臺語歌裡的「港歌」好像跟「林班歌」彼此認識一下。

Comments


感謝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