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聽見吳書齊

因緣際會之下,知道了一位台灣爵士樂手的名字。起初,去年在台灣發燒的日本雜誌《Music Magazine》裡規劃的「台灣流行音樂三十年歷史之百大專輯」單元中,爵士樂分類第一頁就看到他的名字。那時我只膚淺地算著這百大專輯裡有幾張,對這名字沒有太深印象。後來在一個神安排下情景與這名字有了奇妙的連結,無形裡給了我暗號去追尋。


商請Google大神幫忙調閱資料,只找兩種類型的消息,一是知名爵士樂評家——蘇重介紹他的專輯,另一個則是追思會。問了一些人好心善的音樂前輩是否對這名字有記憶,得到的回覆離不開「天才」「厲害到沒朋友」。


他是吳書齊。


當一隻貓被好奇心籠罩時,求知慾望強烈,用最快速度得到他所有專輯,分別是1999年發行《Pure Existence》、2007年《鹿港》、2008年的《倒影》,邊聽邊想:「1999年我在幹嘛?嗯,還趴在宿舍桌前在西卡紙畫平塗吧。如果早些年出生有機會聽到他的現場,不知道又會是怎麼樣?」


三張專輯擁有不同的個性與氣味。1999年發行《Pure Existence》,是實驗性,充滿真情流露的爵士鋼琴獨奏創作,更是絕對純粹的自我聲言,渲染力好強。即使是一個單音的重複,都能強烈地傳達情緒的流動,沒有太多複雜結構,直覺性的爆發。〈Pure Existence II〉的後半段,讓我想起了電影《海上鋼琴師》1900彈琴時的專注與溫柔,很湊巧的,吳書齊跟他都是爵士樂手。〈Pure Existence III〉進行時,腦海裡不自覺地放映著1900的鬥琴專注表情,拱圓身體、臉頰貼近琴鍵、汗在飄,忘我的指尖飛舞著,我想這也應該是吳書齊在演奏時的狀態吧。


2007年發行的《鹿港》,就是被《Music Magazine》列入「台灣流行音樂三十年歷史之百大專輯」的作品。十三年前的作品,現在聽起來依舊新鮮有趣。這是他用音樂紀錄家族遷徙歷史,一開場就有著豐沛的風土感,是我很少聽見的聲響類型。敘述性的音樂詩句交代故事軌跡,配搭上富有印度聲響的節奏,混合出獨樹一格的風味,好聽。〈緣起〉瀰漫著一股充滿神秘色彩揭開故事,〈造船〉輕巧可愛的律動等等,整張相當有趣,是一場「聽覺的航海大探險」。


書齊的祖先於清朝時渡海來台在嘉義任官,曾曾祖父是嘉義省立醫院院長也是地方的文人雅士,為此更深深感受是命運安排的同鄉巧遇。是說,會有多少人會去了解家族歷史?還因此有感而發產生創作呢?


2008年發行《倒影》,是一張很酷的雙CD爵士演奏專輯,也是所有實力相當的樂手都玩得很盡興的作品。一片翻玩爵士標準名曲,另一片則是原創,接連順聽時不會覺得有氣味上的落差,很巧妙地融為一體,像是坐在Live House台下聽著,很有親近感。而我這門外漢在這清楚聽到什麼是仙A樂手老師說:「好的鼓手,打出來的節奏是有音階的。」推薦〈Groovin' High〉、〈Star Eyes〉、〈Tokyo Night)。而爵士Standard裡,好喜歡〈Star Eyes〉,後來還去Youtube找了幾個點閱數多的版本,還是最喜歡書齊版。


只要下一個音符,就能立即帶來不同的氛圍,氣味馬上改變,這樣花多少時間練習?需要多少天份才能?這感受在這些專輯裡特別明顯。不敢自誑誇大、用專家眼光評斷作品好壞,兩光的我聽完這三張專輯,沒有任何一絲對作品的疑惑,能放心地讓音符帶著我遊走玩耍,沒有矯揉造作,只有渾然天成。


彼時今日,台灣的爵士樂場景已和十多年前不同,從蘇重老師blog描述中的一片荒涼,用靈魂燃燒錄製的《Pure Existence》是對應當下的無奈與證明。


按照宇宙輪迴法則,吳書齊已經不是吳書齊,那只是某個部份的前世今生。倘若冥冥之中他又回到音樂的懷抱,希望他會更快樂地與音樂走更久的路。謝謝你留下的聲響,所有的存在都有意義與美好。



專輯購於2020年9月14日,以此紀錄。







Comments


感謝您。

bottom of page